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国资研究

促进国企高质量发展 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2019-01-02 17:18 [ ] 浏览次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同时也是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准确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准确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有针对性、高质量地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要义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阶段性特点,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应该认识到,我国经济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如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失衡,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需要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核心是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则要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基础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助于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贯穿了整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核心和重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是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产业是实体经济的载体,产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和动力。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如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服务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升级的能力亟需加强,不同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等。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能够统筹各种资源、各个部门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就是要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通过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国有企业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保利经验”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上责无旁贷。

 保利集团作为中央企业,始终把贯彻落实国家战略作为自身的使命和担当,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实现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始终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提升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实力明显增强,2017年国资监管系统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0.0万亿元,实现增加值11.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9万亿元,上交税费总额3.7万亿元,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是经济增长重要动力的担当和使命,作为改革开放产物的保利集团,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1992年,保利集团组建时,业务比较单一,注册资本仅有15亿元。目前,保利集团已成长为拥有国际贸易、房地产、文化、轻工、工艺、民爆、金融等主要业务板块的大型企业集团,员工超过9万人。2017年营业收入2501亿元,利润总额300亿元,净利润221亿元。截至2018年6月底,集团资产总额10304.6亿元,跻身万亿央企阵营,净资产2112.7亿元,在2018年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12位。

 保利军品出口业务连续12年稳居全国前三甲;保利剧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剧院管理和演出运营集团企业,已成为全球同行业第一大平台和品牌;保利拍卖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三;保利民爆炸药产销量位居国内首位。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担当重任。近年来,国有企业聚焦主业,压降成本费用,大力推动去库存清应收,资本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17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双双创出新高。全年营业收入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全年实现利润14230.8亿元,首次突破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5年来最好水平。

 为诠释国有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的地位和角色,保利集团以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企业为目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国有资本运营质量。通过推进压减去产能,战略退出煤炭板块,无偿划转煤炭企业,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转让、剥离出售、清理退出低效资产,低效无效资产清理率达94%。强化去杠杆降负债,动态监测下属企业对外融资事项,严控有息负债规模。截至2017年底,保利存量“两金”压降金额133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压降目标。

 自2016年保利集团被确定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以来,经过长时间、多领域的探索,逐步提升“管理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特别是在管理质量的提升方面,保利通过深化治理体系、投资管控、业务整合协同等一系列管理改革,逐步构建集管投向、管程序、管回报和管风险于一体,权责明确、客观科学的投资管控体系,党委侧重战略方向、决策程序、廉政合规,董事会侧重战略规划、年度计划、收益风险,经理层侧重科学性、回报率和风险防控,激发了国有资本活力,优化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多元布局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保利集团以产业培育为自身使命,注重发展实体经济。目前,保利集团业务非常多元化,涵盖国际贸易、房地产、文化、轻工、工艺、民爆、金融等领域。同时,积极推动内部各业务板块的协同,实现优势互补,打造保利特色产品和优势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文化地产方面,构建艺术教育、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军民融合方面,推进国防公园为主题的特色小镇;贸易民爆方面,开展海外民爆贸易与海外工程业务,积极加快业务转型升级。此外,在长租房、自持物业、智能化绿色住宅、装配式建筑、养老地产等领域进行了有效尝试。

 以国企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思想,为国企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标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国有企业应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练好内功,继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实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优化结构布局,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聚焦国家战略领域,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集中,助力雄安新区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的全国样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创新能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在创新驱动方面下更大力气,做更大文章,孵化新产品、新业务,提升创新水平和能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深化国际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和商业合作模式,推动装备、服务、技术标准全方位“走出去”,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生产服务网络,积极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持续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地位,以“双百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扩展改革试点,在董事会建设、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领域有更大突破,形成综合性的改革成效和示范效应,建立更加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战略研究院院长 李卫强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国庆)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