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国企风采

银宝改革这三年|布局优化把稳产业化转型之“舵”

发布日期:2022-09-09 10:08 [ ] 浏览次数:


 战略引领增添发展内生动力。编制出台《银宝集团“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射阳盐场片区产业、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种植业、牧业、生猪产业链、林业、水产业、农产品营销等“1+8”规划,全力构建产业招商、智慧农业服务、种子育繁推一体化、“盐之有味”农产品推广“四大平台”,深耕细作粮油、高效设施农业、现代渔业、农(渔)光互补和盐文旅“五大产业”,实施推进争、升、清、创、降、销“六项活动”,着力打造产业新态势。银宝集团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骨干企业”130强,集团资信等级达AA+。

 创新驱动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深化与省农科院、南农大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农科院有限公司、水产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利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平台,加快转化应用新型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制订《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和《科技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并将创新投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同比增加的研发费用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之中。2021年研发与试验经费投入19016万元,投入强度3.32%,较2020年投入9342万元增幅104.94%。

 瘦身健体优化主业整合效能。聚焦主业主责,优化资源整合,制订并实施《银宝集团内部资产结构优化整合实施方案》,坚持“总部战略决策中心+二级公司利润制造中心+三级公司成本控制中心”的定位,集中清理注销划转18家、整合重组2家、降低层级1家、新成立3家子企业,构建1个集团公司、7个重要子企业、42个子企业的三级管控体系。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依法合规推动顺泰小贷公司整合,排查并清理完成4家重点亏损企业,3家小微企业占比仅6.12%。

 以混促改焕发资本运行活力。按照“三因三宜三不”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下属公司混改,制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施办法》,针对条件成熟的三级公司,分类有序、因业施策,灵活选择混改模式,对9家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逐户研判,形成混改分析研判报告,评估覆盖率100%。围绕构建利益和发展目标,菊花科技公司酝酿模拟员工持股,开展中长期激励评估,探索2家企业挂牌上市。

 招商引资激发补链强链效应。围绕市23条产业链培育计划,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绘制产业全景图、招商地图和指南,推进“链长制”工作体系,深化与央企和知名民企合作,着力招引盈利能力强、带动能力足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2021年,列入省、市级层面重大项目14个,累计完成投资21.99亿元,其中引进社会资本14.9亿元,到账7.7亿元,利用外资3187万美元。

 构建平台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以“盐之有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载体,搭建盐城市优质农产品品牌营销协会,构建“1+N”优质农产品矩阵,强化立体销售模式,发挥地理集群品牌特色。目前,与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地区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品牌农产品销售额达10亿元。

 村企共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银宝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落实“万企兴万村”行动,重点在土地流转、种植业、粮食收储、水产养殖、林圃种植、有机肥等方面,优先满足要素配置,优先保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项目建设,与全市230个村镇开展共建联建活动,在阜宁、响水、滨海三县有关村开展黄河故道乡村项目建设,计划投资总额28亿元,累计投资金额12.6亿元。

 稳产保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发挥国有企业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主体作用,制订粮食、食盐、生猪保供工作方案,推进“公转铁”运输,畅通农产品供给渠道。成立储备粮管理公司,落实粮食储备计划6.8万吨,推进“小鹿生鲜”预制菜“进社区、进企业、进商超”活动,有效发挥全市农产品生产、加工、供销、物流、仓储的主渠道作用。

(银宝集团)

来源: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打印 关闭